6月16日,四川恒成鉀鹽科技有限公司鋰鉀資源勘探及中試成果發布會在達州市舉行,現場發布了中試裝置及優質產品、技術創新和路線驗證、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等多項鋰鉀資源溶采中試和生產工藝中試的成果,為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和全國首個百萬噸級海相鉀肥基地規劃建設提供了堅實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在會上表示,經過溶采中試和提取中試項目研究,宣漢已擁有鉀鹽資源勘探、開采、提取技術,具備了工業化生產的條件。以此為基礎,宣漢有望建成國內首條以深部海相鉀鹽為原料的氯化鉀生產線,引領國內深部鉀鹽資源開發,成為全國首個海相鉀肥綜合資源基地。
據了解,2016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在宣漢首次發現新型雜鹵石鉀鹽礦,估算新型雜鹵石鉀鹽礦氯化鉀資源量7億噸以上,深部同層系富鉀鋰鹵水潛在資源,富鉀鋰鹵水約21億立方米,折算氯化鋰240萬噸、氯化鉀5600萬噸、溴素290萬噸等。鋰鉀資源開發中試成果屬于國內首創,試驗向恒成1井注入淡水溶解地下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在地層壓力的作用下,天然富鋰鉀鹵水不斷涌出與溶礦富鉀鹵水混合并被帶出到地面,實現了固體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和液體天然富鋰鉀鹵水的混合開采。
據國內首家實施深部鋰鉀資源開發的企業——四川恒成鉀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從南介紹,此次發布的中試成果是公司深耕鋰鉀領域的階段性成績。多年來,為發掘宣漢的鋰鉀資源,公司累計投資近3億元,完成了資源勘探,2019年又投資3000多萬元開展鋰鉀資源溶采中試和生產工藝中試兩個試驗,優化設計合適的工藝路線和方法,解決了資源溶采、分離、提取三廢處理的系統性工程技術難題。
王從南還表示,接下來,企業計劃投資6000萬元繼續實施探采結合井等工程建設,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研究所合作,開展新型雜鹵石鉀鹽礦綠色高效溶采技術與工程化示范研究,打造川東北普光地區海相鉀鹽基地國家品牌。同時,該企業還將分兩期建設可實現產值30億元、利稅8億元,解決當地就業近千人的富鉀巖鹽制10萬噸/年氯化鉀及鹵水綜合利用項目。
作為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的主戰場,近年來,宣漢縣積極對標達州市“3+3+N”產業布局對宣漢的發展定位,依托天然氣、鋰鉀資源優勢,主導發展能源化工、新材料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攻堅平臺支撐,強化科技賦能,大力開展集群招商、鏈條招商,加大對鋰鉀資源的高效、綠色、規?;拈_發利用。兩年來,共簽約工業項目4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0個。浙江正凱、江西贛鋒、廣東美聯、四川金海馬4個“百億級”制造業項目成功簽約落地,計劃總投資539億元。正達凱先進智造產業園、鋰鉀綜合開發進入全省100個重點推進項目。2022年,“兩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342.4億元,比2020年增加165.5億元、增長93.6%。
“我們將努力實現2025年百億產值企業超6家、工業產值再翻番的目標,實質推動‘資源產出地’向‘產業崛起地’躍升,打開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新局面!”宣漢縣委副書記、縣長陳軍擲地有聲地說。(符艷 張平 周浩瀚)
附件一:
四川恒成鉀鹽科技有限公司鋰鉀資源
勘探成果會發言稿
(鄭綿平院士)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來賓:
上午好!
對于本次成果大會的召開,我十分高興和欣慰!眾所周知,鉀是農作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之一,不可替代,被譽為糧食礦產。但我國是一個嚴重缺鉀的國家,我國鉀肥需求量占全球第一,年需求量約1700萬噸(折合KCl)。2016年,鉀鹽被列入我國稀缺戰略礦產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進一步提升戰略性礦產資源的供應保障水平。即便如此,從2018年-2021年,我國氯化鉀進口量占消費總比重仍為 54%、60%、56%、58%,進口依存度高。由于近年來國際形勢變化,鉀肥供給面臨較大風險,國內鉀鹽可持續開發與利用,直接關系我國糧食安全,在陸相鉀鹽資源供給能力有限的情況相下,我國亟待在海相鉀鹽領域取得新突破。
在多年國家和四川研究勘查項目表明,川東北地區蘊藏著巨大的雜鹵石資源寶藏。結合中國海相地質幾十年研究認識的基礎上,我帶領地科院資源所鹽湖中心鉀鹽團隊努力奮進,先后與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地質調查院、恒成公司、巴人公司、四川省地質二大隊(原405隊)、中石化等各單位協同創新,建成了“產-學-研-用”宣漢海相找鉀科研團隊。在達州市與宣漢縣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將找鉀目標錨定在宣漢普光地區,從此開啟我國海相找鉀新篇章。
2016年,首次發現宣漢普光地區三疊系嘉陵江組海相可溶性固體鉀鹽——“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將該地區找海相鉀石鹽、光鹵石,引領到新領域新方向。在此新發現基礎上,由地科院資源所牽頭,宣漢海相找鉀科研團隊各司其職,通過鉆探驗證、三維地震-測井聯合解釋預測等工作,對宣漢普光1116平方公里范圍進行調查研究,估算新型雜鹵石鉀鹽礦氯化鉀資源量7億噸以上,已接近全國已探明可溶性鉀鹽礦資源儲量,戰略價值巨大;此外,還估算出深部同層系富鉀鋰鹵水潛在資源,富鉀鋰鹵水約21億方,折算氯化鋰240萬噸、氯化鉀5600萬噸、溴素290萬噸等。下一步,相信在“央-地-企”的聯合推動下,宣漢有望打造成全國首個海相鉀肥綜合資源基地。
恒成公司礦權范圍位于宣漢普光鋰鉀礦核心區的中心位置,所發現的深部鉀(鋰)礦資源是國內典型的海相成因代表,儲量大、品質優。恒成公司10余年來,堅持一線調查與鉆探實踐,已初步探明了勘探區塊內的鉀鋰資源儲量及品位,是整個宣漢鋰鉀資源勘探程度最高的區域。經初步測算,富鉀鹵水儲量約1億立方米,新型雜鹵石鉀鹽礦3億噸(礦石量)。經過溶采中試和提取中試項目研究,已經形成了鉀鹽資源由勘探、開采到提取的有效利用工藝技術,具備了工業化生產的條件。
我相信,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恒成公司以此為基礎,有望建成國內首條以深部海相鉀鹽為原料的氯化鉀生產線,引領國內深部鉀鹽資源開發,助推國家海相找鉀戰略,讓國家鉀肥供給形成多元化局面,提高國家鉀鹽資源戰略儲備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讓宣漢成為國內全國首個海相鉀肥綜合資源基地成為可能,以期帶動和促進地方經濟高速發展,為宣漢爭創全國百強縣做出貢獻。
感謝大家!
鄭綿平
2023年6月
附件二:
堅持不懈 開拓創新
扎實推進宣漢百萬噸級海相鉀肥基地規劃建設
(張永生 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來賓:
大家好!
我是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鹽湖中心)的張永生,很榮幸受邀參加四川恒成鉀鹽公司鉀鋰資源勘探及中試開采成果發布會。
大家知道,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以中國地質科學院資源所鄭綿平院士為代表的老一代鹽湖人,開創了中國陸相鉀鹽的輝煌,建成的青海察爾汗、新疆羅布泊2大鹽湖鉀肥基地成為保障我國戰略性鉀鹽鉀肥安全的“壓艙石”。按照現在的生產規模,這2大鉀肥基地最多再維持20-30年,屆時將面臨陸相鹽湖鉀鹽資源枯竭!立足國內,尋找新的億噸級海、陸相鉀鹽戰略接續刻不容緩!如今,我們在川東北達州宣漢普光地區看到了中國海相鉀鹽突破的曙光和希望。
5年前,在恒成前期工作基礎上,鄭綿平院士團隊聯合恒成公司、巴人公司、405隊、成都理工大學等單位,在普光地區發現了與石鹽共伴生的碎屑顆粒雜鹵石,并將之命名為“新型雜鹵石鉀鹽礦”。不同于四川盆地早前發現的大規模傳統雜鹵石,也不同于氯化鉀和光鹵石,這是國內外首次發現的海相可溶性固體鉀鹽礦床新類型,可溶于水、采用對接井水溶法規?;_采,是可以利用的“活礦”。以鄭院士團隊主持部署的鉀鋰綜合調查井——川宣地1井為標桿,結合恒成公司、405隊的取心井,以及普光氣田的非取心井資料,通過“氣鉀兼探”“氣鋰兼探”途徑,初步估算“新型雜鹵石鉀鹽礦”的潛在資源規模(KCl)在7億噸以上、鹵水鋰潛在資源規模(LiCl)達240萬噸及其他共伴生的戰略緊缺元素(硼、溴、碘、鍶等),為川東北達州百萬噸級海相鉀肥基地和“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提供了有力的資源支撐。
海相可溶性固體“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及伴生的富鋰鉀鹵水資源價值巨大,但“如何高效、綠色、規?;_發?”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令人欣慰的是,恒成鉀鹽公司20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循序漸進,創新進取、奮發有為,從小試→中試→后續(半工業試驗)工業化生產,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積累,取得了豐碩成果。資源所作為恒成鉀鹽公司“新型雜鹵石鉀鹽礦”溶采中試項目的主要合作單位,參與并共同見證了這一中試業績。
一、中試方案
恒成公司礦權區鉆獲的鉀鹽資源上層為天然富鋰鉀鹵水層,下層為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層,中間由硬石膏、白云巖層隔開。恒成公司1#、2#井下穿天然鹵水層,并在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層實現對接連通。試驗通過向恒成1井注入淡水溶解地下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在地層壓力的作用下,天然富鋰鉀鹵水不斷涌出與溶礦富鉀鹵水混合并被帶出到地面,實現了固體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和液體天然富鋰鉀鹵水的混合開采,屬于國內首創。
二、技術可行
恒成公司溶采中試項目于2020年7月開始,共開采了1萬余立方米鹵水。實驗過程中注水量逐步提升,混采鹵水中鉀離子含量穩步提升。中試最高注水量20立方米/小時,成分穩定后平均鉀離子含量約13.9g/l,鋰離子含量127mg/l,鹵水鉀、鋰指標均為工業品位的2倍以上,建槽完成后預計組井穩定產鹵量70立方米/小時。因此,混采工藝技術可行,鹵水量也有充足保障。
三、經濟可行
通過對中試進行經濟分析,中試階段采鹵成本符合預期。經過建槽期后,采用混采工藝可以實現大流量低壓力采鹵,其生產成本將大幅下降,結合相關產品現有市場價格,鹵水開采成本占比較小,效益明顯、經濟可行。
四、成果意義
1. 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宣漢地下鉀鹽分固液兩種,單獨開采任何一種都可能造成資源浪費,或者增加后期投入。采用混采工藝,一鉆雙采,實現了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2. 降低生產運行成本。宣漢地下固液礦床分屬氯化鈣型和硫酸鹽型兩種不同的資源類別,采用混采工藝可實現鹵水中鈣離子與固體礦中硫酸根的結合、沉淀,實現了鹵水中硫鈣雙降,降低了后續生產中兩種低價值元素的處理成本。
3. 支撐海相鉀肥基地建設。恒成公司首創的混采工藝,以固體為主、液體為輔(固主液輔),以提鉀為主、兼顧提鋰(鉀主鋰輔)的技術方案,解決了宣漢普光地區地下資源賦存狀態復雜、天然鹵水量不穩定的難題,探索除了一條鉀鋰高效綜合利用經濟可行的好路子,必將為“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和我國首個百萬噸級海相鉀肥基地規劃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最后,祝愿四川恒成鉀鹽公司混采路徑越走越寬!祝我國首個百萬噸級海相鉀肥基地在達州宣漢早日建成!
謝謝大家!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張永生
2023年6月16日
附件三:
四川恒成鉀鹽科技有限公司
鋰鉀資源勘探及中試成果發布會
報 告
——中鹽工程技術研究院 張仂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嘉賓:
上午好!我是中鹽工程技術研究院的張仂,下面由我榮幸地向大家介紹四川恒成鉀鹽科技有限公司鋰鉀資源利用生產工藝中試成果。
達州宣漢地下鹵水中富含鉀、鋰、硼、溴、碘、銣、銫等十多種高附加值元素,其中鉀離子含量高達30.12克/升,鋰離子含量高達0.427克/升;全國首次發現了可溶可采的新型雜鹵石,其鉀含量也高達4.76%。資源稟賦優異,儲量豐富,具有很高的經濟利用價值。2008年以來,項目立足資源分析和市場調研,確定總體開發方案。通過產學研形式,首先開展了室內試驗和理論研究,從原理上攻克了各產品的提取技術難點,確定了碳酸鋰、氯化鉀、氯化鈉、硼酸、溴素、硫化堿、高強石膏、碘、銣、銫等總體產品方案和技術方案。
在室內試驗的基礎上,四川恒成投資2000萬元搭建了中試平臺,開展了中試驗證工作。中試裝置包括MVR蒸發生產氯化鈉、冷卻結晶生產氯化鉀、吸附法生產碳酸鋰、α石膏轉化等關鍵工藝過程。通過一年的中試,成功提取了優質的氯化鉀、工業鹽、低鈉鹽、碳酸鋰、α高強石膏等產品。中試裝置操作彈性大、產品定向轉化能力強、環境友好、智能化程度高,為工程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從室內研究、萬噸級中試研究、工程轉化等方面逐層推進。通過中試研究,凝練出多項技術創新成果,形成了天然富鋰鉀鹵水液體礦與新型雜鹵石固體礦協同提取關鍵技術和工程轉化技術包,驗證了項目工程化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開發過程中凝練的核心技術已經形成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正在向專利群方向進一步推進。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面向”的重要指示要求,通過科技研發和工程示范,凝練出以達州鋰鉀資源提取為特色的三大核心技術,打造天然富鋰鉀鹵水液體礦與新型雜鹵石固體礦資源協同提取原創技術策源地。
10萬噸/年氯化鉀及其綜合利用項目計劃投資25億元,年產值近30億元。工程藍圖已經規劃。我們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將和四川恒成鉀鹽公司共同努力,為開發好這一資源久久為功,力爭在科技創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共同獲得圓滿豐收,為支持宣漢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最大的力量!
最后,衷心感謝各位專家指導!